近年来,火热的剧院建设在追求速度和规模的同时,选址偏重城市新区导致交通不便和人气不够,体量过大造成浪费严重和成本增加,座椅设置、舞台设计不规范不科学等问题也时有凸显。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剧
场建设逐渐进入高速发展期。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以来,全国新建、改扩建剧场266个,总投资约一千亿元。其中, 1998年至2000年建成34个,“十五”期间建成61个,“十一五”期间建成102个,“十二五”前两年建成69个,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然而,在火热的剧院建设热潮中,类似选址不当导致交通不便等涉及剧场建设的一些细节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不得不引起重视。剧院选址会对今后运行带来风险,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坐私家车看戏的只是一小部分观众,大部分人还是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达剧院,交通不便无形中会使剧院流失大量观众。
目前,真正建在市中心的大剧院寥寥可数,有代表性的只有国家大剧院和上海大剧院。很多逛街的人等到晚上就去大剧院看节目,这就为剧院带来很多观众。剧院建在没有人气的地方,经营要困难得多。国内各省区市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的剧场,基本上都在城市的中心地带,尽管当时的商业氛围还不浓,但仍然普遍具有文化品位。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土地商品化经营,一部分剧场原地改造,另外一部分就进行异地建造,尽管新建剧院规模宏大、功能齐全,但地域偏远、交通不便,有些大剧院甚至门可罗雀,无人问津,这难道不是一种文化资源的浪费吗?各级决策部门在新剧场建设时应该考虑:剧场的位置是否处于商业繁华地区,或是近几年是否将成为商业繁华的地区?其周边是否有相当数量的常住人口,或是有大量的旅游观光人员?交通是否便利,公交、轻轨、地铁等市内交通工具是否已覆盖?是否方便市内各区的观众前来观看?是否有足够的面积停车?如果符合以上条件,这样的地点应该是建造剧场的良好地段。求大求全求怪的“巨无霸”剧场,浪费空间、浪费能源,增加运营成本、增加安全隐患,还造成了心理上的疏离新增剧院之所以常常建在城市郊区或开发区,与建筑体量的大小密切关联。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剧院就像一张文化名片,像美国有林肯艺术中心,英国有伦敦皇家阿尔伯特剧院,俄罗斯有莫斯科大剧院和马林斯基剧院,意大利有斯卡拉歌剧院,中国有国家大剧院,这些剧院都是国家的象征。“但有些小城市也把剧院盖得那么大就造成了浪费。有的剧院不但建筑面积大而且还建得高,进入剧院门口要上几十级台阶,进门还要走几十米才进观众厅,要上二楼还要转两次滚梯或楼梯,一个健康的人进剧院都得折腾半天,何况老人小孩或残疾人呢?
现代演出设备之庞大已经不是从前一两辆卡车就能解决了。一台中等规模的剧目,从舞美布景到平台道具,从灯光音响到LED大屏幕投影机等一系列先进设备在舞台上的运用,通过声光电等手段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来达到一种震撼效果。说,这么庞大数量的器材要想很快进入剧场开始工作,就需要舞台后台区域具备宽敞的停车平台和大型门才能将车贴到舞台一侧保证装卸,其实这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却在当下新建剧院时为了美观、为了造型的考虑而被人为忽略,而这直接给演出设备进出剧场造成实际困难。但有一些剧场偏偏要把舞台建在三层楼上,所有器材要通过升降机运载,所有演员进入剧院要上电梯,所有观众要走楼梯上来,一旦发生事故电梯停运,不但演出设备难以进出,单是上千
人的疏通就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为了增加观众数量,缩小座椅排间距,增加观众席层数,观众甚至要像去体育馆看比赛一样带上望远镜,那就失去了在剧院看演出的意义好的剧院建设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除了方便观众、演出设备进出剧场,保证演出质量和人员安全之外,观众席的设置和舞台的比例尺寸也不能忽视。既然剧院大了,观众就应该坐在宽敞舒适的座椅上欣赏艺术,而多数剧院都把座椅排距设定在95 - 100厘米之间,个子在一米八左右的观众就得站起来让后来的观众过去,看一场表演要站起来数次很不方便。目前有的剧院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实际上只要再增加5 - 10厘米就可以解决了,理想距离应在105厘米。
观众席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剧院为了观众座椅数量更多、为了更加气派而把二楼或三楼建得很高,甚至最后一排都快接近天花板了。从三层观众席往舞台上看,只能看到舞台表演区进深十几米左右的区域,舞台后区的表演、舞美布景、 LED大屏幕、灯光变化等都看不见,从而影响观看效果。“从舞台到二层或三层后区要70 - 80米,观众甚至还要像去体育馆看比赛一样带上望远镜,那就失去了在剧院看演出的意义。
解决办法有两条,一是降低排间距高度,将角度从30度降低到15度,让观众尽量看得更远、看得更深、看得完整;二是减少楼上后区座椅数量,够用就行,多了也没用。按照现在建造大型剧院的资金和规模,不如多建2-3个中小型剧院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区县更贴近基层百姓舞台是为各种演出提供表演的场地,是剧院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比例尺寸大小合理的舞台能够使观众在欣赏演出时得到理想的视觉享受。因此,舞台高宽深的比例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现在造的剧院一味求大,比如把舞台台口放大到18-22米,舞台一宽,台口就要加高到12-16米,虽然剧场能够容纳更多观众、上演更大的剧目,但这种演出却只能在固定的剧院上演而无法走出去巡演。其实,剧院就是一个演出场所,没必要搞得太复杂,只要观众坐在剧场的任何位置能够看到舞台全貌就是一个好的剧场。
按照现在建造大型剧院的资金和规模,不如多建2-3个中小型剧院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区县更贴近基层百姓,一座大型剧院只能给少数人观看,而几个中小剧院却能够给更多的人观看,更接地气,这样也会给剧团提供更多的演出机会,
降低演出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近期北京市就已经启动对前门大栅栏老北京七大戏院之一、已有218年历史的三庆园的原址重建工作。当年京剧大师谭鑫培、梅兰芳、尚小云都曾在此长期驻演,与同在大栅栏地区的广德楼、广和楼、庆乐园、同乐轩、庆和园、中和园并称京城七大戏院,从中可以看到当年小型剧场的火爆场面,是最接地气的,是最受百姓欢迎的。这种现象在国外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像美国纽约的百老汇地区,几十家中小型剧院每天上演各种五彩缤纷的剧目,有音乐剧、话剧、歌舞、歌剧、杂技等节目以适合不同的观众需求。1万多平方米的剧院里,可以分布几十个200至300平方米的小音乐厅、小剧院。有些只有几百平方米的音乐厅,设计的场所却可以容纳1000多人。
有的音乐厅不仅可以作为音乐厅,也可作为举行派对的场所。英国伦敦市区中心常年上演几十部音乐剧,都是在其观众席500-600人、最大也就800-1000人的剧场里,即使坐在最后一排也看得非常清楚。一是功能设计上实现集约化,二是对于建筑声学设计的完美追求,使用自然声演出的,音乐反声罩的作用就可以发挥出来,呈现给观众原汁原味的音乐。
瑞宇声学环保 音乐反声罩专家 http://www.njruiyu.cn/docs/productfsz.html
|